劉多:ITU-T IPTV 標準化最新情況
劉多 2008/03/10
ITU-TFGIPTV第七次會議,也是最后一次會議于2007年12月10日~18日在馬耳他召開,來自全球的近160名專家參加了會議,共收到文稿119篇。中國有20名專家參加了會議,提交文稿37篇,文稿主要集中在體系架構、需求、安全、服務質量、中間件等方面。
根據ITU-TTSAG的規(guī)定,F(xiàn)GIPTV的生命周期到此次會議就結束了,此次會議的所有輸出文檔將輸入到相應的研究組(SG)當中。
目前所有這些工作文檔都已經提交給FGIPTV的歸屬工作組SG13,SG13所負責的IPTVJCA將根據這些文檔所涉及的領域和具體的技術,分別分配到不同的研究組和課題組,以便各個研究組能夠根據具體情況將這些工作文檔全部或部分形成最后的國際建議。因為按照ITU-T的規(guī)定,F(xiàn)G(焦點組)不能夠形成國際建議(我們通常所說的國際標準),它所完成的文件都是工作文檔(workingdocument),這些工作文檔輸入到相應的研究組(SG)之后,由各個研究組決定是否能夠形成最后的國際建議(Recommendation)。由于IPTV所涉及技術的廣泛性,ITU-T決定成立IPTVGSI來對IPTV相關的文檔在多個SG(SG9、11、12、13、15、16、17、19)之間進行總體協(xié)調和推進。
第一次IPTVGSI會議正在韓國首爾召開(2008年1月15日~22日),目前首要的目標是能夠在一年之內將“IPTV業(yè)務需求”和“IPTV體系架構”這兩個工作文檔,進行少量修改完善之后形成國際建議。
FGIPTV總體情況
FGIPTV在一年半的時間里共召開了7次會議,收到了1101篇文稿,參加者包括來自40個國家的1243名專家(見表1),其中既包括傳統(tǒng)電信網的專家,也包括來自廣播電視行業(yè)、IT業(yè)的專家,通過這7次會議、提交的文稿以及專家們的貢獻,一方面產生了IPTV的定義,另一方面也形成了21個工作文檔,并根據這些文檔的內容確定了負責此文檔的相應研究組和課題(即Q/SG),詳見表2。
表1 FG IPTV 會議總體情況
表2 FG IPTV 輸出的工作文檔以及負責此文檔后續(xù)工作的ITU-T
研究組
FGIPTV的主要研究成果
如前所述,F(xiàn)GIPTV的主要研究成果包含IPTV的定義和21個輸出文檔,下面分別對IPTV的定義和三個重要的文檔“IPTV業(yè)務需求”、“IPTV體系架構”和“IPTV業(yè)務流程舉例”進行介紹。
1、IPTV的定義
IPTV在FGIPTV研究之前,已經有多個標準化組織和相關企業(yè)的不同定義,F(xiàn)GIPTV作為全球標準化組織,需要給出一個全球范圍內認可的統(tǒng)一的定義。因此,IPTV的定義是FGIPTV首先要完成的工作,在此定義的指導下才能開展其他領域的工作。由于參會專家來自多個領域,因此大家的視角和考慮問題的方式都不太相同,共召開了4次會議對IPTV的定義進行了激烈的討論,最終確定如下:
IPTV是一種多媒體業(yè)務,例如電視、視頻、文本、圖形和數據等,是在具有一定的QoS/QoE、安全、交互性和可靠性可管理的IP網絡上傳送的。(IPTVisdefinedasmultimediaservicessuchastelevision/video/audio/text
/graphics/datadeliveredoverIPbasednetworksmanagedtoprovidetherequiredlevelofQoS
/QoE,security,interactivityandreliability.)
從定義本身以及會議上全球專家的討論,以上的定義主要包含了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 IPTV是一種多媒體的業(yè)務電視、視頻、語音、文本、圖像、數據等業(yè)務都是IPTV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 IPTV承載在可管理的IP網絡上此IP網絡是一個可管理的網絡,能夠提供所需要的服務質量、質量體驗、安全性、可交互性和可靠性等級。
2、IPTV的業(yè)務需求
《IPTV的業(yè)務需求》文檔從以下7個方面共提出810多個需求:
- 體系架構和業(yè)務方面的需求:包括業(yè)務流程和驅動力、計費和結算、計費采集架構、與其他業(yè)務和網絡的關系等方面的需求;
- 服務質量和性能方面的需求:包括體驗質量、性能、話務管理、帶寬和局限、應用層糾錯等方面的需求;
- 業(yè)務安全和內容保護方面的需求:包括內容保護、業(yè)務安全、網絡安全、終端安全和用戶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 網絡和控制方面的需求:包括網絡、控制信令和協(xié)議、內容分布等方面的需求;
- 端系統(tǒng)和可操作性方面的需求:包括端用戶、IPTV終端設備、內容提供、端用戶域(家庭和擴展域)、遠程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 中間件、應用和內容平臺等方面的需求:包括中間件、源數據、內容、業(yè)務導航、業(yè)務/內容發(fā)現(xiàn)和選擇、返回數據等方面的需求;
- 公共利益方面的需求:包括可接入性、緊急通信、預選擇和可攜帶性方面的需求。
目前此文檔中所包含的800多個需求已覆蓋的較為全面,同時對每個需求是“必備的”還是“可選的”都進行了規(guī)定。但也存在著這些需求在層次上不一致的問題,即有些需求是比較高層的需求,而有些需求是非常底層和具體的需求,由于層次上的不一致,則會導致這些需求之間有些是重合或包含的關系,而有些是相互獨立的關系,因此還需要再做進一步的工作使其在層次上比較接近。
3、IPTV的體系架構
圖1 IPTV 的功能體系架構
最終的IPTV的體系架構與第六次會議的體系架構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在細微之處進行了細化和完善。IPTV的功能體系架構包含7個部分:端用戶功能、應用功能、業(yè)務控制功能、內容分發(fā)功能、網絡功能、管理功能和內容提供功能,如圖1所示。
- 端用戶功能:端用戶功能用于執(zhí)行端用戶和IPTV系統(tǒng)間的協(xié)調功能。
- 應用功能:應用功能用于端用戶功能去選擇或購買具體的內容項目。
- 業(yè)務控制功能:業(yè)務控制功能負責請求和釋放網絡和業(yè)務資源。例如它能夠請求內容分功能分配內容分發(fā)和存儲功能能力并請求網絡功能為媒體流預留帶寬。
- 內容分發(fā)功能:內容分發(fā)功能通過網絡功能將內容從應用功能提供給端用戶終端功能。在業(yè)務提供過程之前或之中,內容首先從應用功能發(fā)送到內容分發(fā)功能,然后由內容分發(fā)功提供相應的能力來實現(xiàn)端用戶功能和所選擇的內容之間的交互,例如回放控制等。
- 管理功能:管理功能完成總的系統(tǒng)管理、狀態(tài)監(jiān)測和配置。
- 內容提供者功能:內容提供者功能由擁有或被授權出售內容或內容資產的實體來提供(即內容、元數據和使用權的擁有者)。
- 網絡功能:網絡功能包括傳送和控制功能,用于提供所需要的服務質量。
《IPTV體系架構》中根據功能體系架構中幾個部分的不同實現(xiàn)方式共列舉了以下三種:
- 非NGN方案(Non-NGNbasedIPTV):即基于現(xiàn)有的IPTV網絡模塊和協(xié)議/接口。此體系架構中所用到的技術、接口和協(xié)議都已經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應用,因此此架構代表了傳統(tǒng)的現(xiàn)有IPTV網絡和業(yè)務。
- NGN基于IMS的方案(NGNIMSbasedIPTV):
- NGN-IMSbasedIPTV功能體系架構使用Y.2012種定義的NGN的框架體系架構,在業(yè)務控制層面使用IMS模塊提供IPTV業(yè)務,在提供IPTV業(yè)務的同時也提供其它的NGN業(yè)務。
- NGN非基于IMS的方案(NGNNon-IMSbasedIPTV):NGN-non-IMS體系架構使用Y.2012種定義的NGN的框架體系架構,在業(yè)務控制層面不使用IMS模塊,在提供IPTV業(yè)務的同時也提供其他的NGN業(yè)務。此體系架構文件對IPTV的高層體系架構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描述,但沒有涉及每個部分的具體解決方案,因此每部分的具體解決方案還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4、IPTV的業(yè)務流程舉例
此文檔對IPTV的業(yè)務進行了分類,并對幾種典型業(yè)務的概念、實現(xiàn)流程等進行了描述。此文件對IPTV的業(yè)務進行了如下的分類和列舉:
- 內容業(yè)務
- LinearTV(audio,videoanddata)
- LinearBroadcastAudio
- LinearTVwithTrickModes
- Multi-Viewservice
- PayPerView(PPV)
- PersonalBroadcastService
- PVRservice(networkorclient-based)
- Time-shiftTV
- VideoonDemand(VoD)
- NearVoD(VideoonDemand)broadcasting
- ContentPush
- MusiconDemand(MoD)includingAudiobook
- Contentdownloadservice
- ServiceInformationEPG:ElectronicProgramGuide, ECG:ElectronicContentGuide,etc.)
- 3rdpartycontentservices
- End-userOriginatedcontent(Video,etc.andapplications)
- RegulatoryInformationservices
- Advertising
- Hybridservices
- 交互業(yè)務
- InteractiveTV(iTV)
- Learningservices(educationforchildren,elementary, middleandhighschoolstudent,languagesandestate,etc.)
- Informationservices(news,weather,traffic,etc.)
- Entertainmentservices(photoalbum,games,karaoke andblog,etc.)
- Portalservices
- Commerceservices(security,banking,stock, shopping,auctionandordereddelivery,etc.)
- InteractiveAdvertising
- 通信業(yè)務
- Communicationservice(e-mail,instantmessaging,
SMS,channelchatting,VoIP,Web,multiplevideoconference andvideophone,etc.)
- CommunicationsMessaging
- Presenceservice
IPTVGSI的工作計劃
FGIPTV結束之后,ITU-T為了能夠繼續(xù)在IPTV領域具有主導地位,及將FGIPTV的輸出文件完善成國際建議,ITU-T成立了IPTVGSI,用于全面協(xié)調IPTV相關研究組及課題,使各個課題能夠協(xié)同工作,相關文件能夠協(xié)調一致,目前涉及的研究組包含SG9/11/12/13/15/16/17,由于要涉及如此多的研究組和課題,因此IPTV的協(xié)調量巨大,原FGIPTV主席、北電的GhassemKoleney將擔當IPTVGSITSR(技術協(xié)調組)的負責人。
目前IPTVGSI正在韓國召開,相關的不同研究組的課題報告人都安排了相關計劃,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文檔“IPTV業(yè)務需求”和“IPTV體系架構”分別負責的課題是SG13的Q2和Q3,由于會議正在進行中,所以將目前最新的情況介紹一下:
1、IPTV業(yè)務需求
Q2/SG13已經對此文件進行了一天的討論,首先討論了是否能夠將FGIPTV的輸出文件作為國際建議的草案,不同的國家和公司有不同意見,比如韓國認為無論是此文件的范圍還是具體的內容等都不完善,所以不同意將此文件作為國際建議草案,希望能夠放到livinglist當中,但其他與會專家都不同意此建議,認為此文件雖有不完善之處,但是已經過FGIPTV一年半的工作,應該是可以做為建議草案的基準文件,因此應該首先對具體的內容進行討論,然后再來決定需要做多大改動。經過討論大家達成一致意見,即目標是將此文件作為建議草案并最終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此建議,并對具體的內容進行詳細地討論,然后再根據修改量來決定需要多長時間來通過。
2、IPTV體系架構
Q3/SG13對此文件剛剛進行了半天的討論,主要討論的內容集中在《IPTV體系架構》和NGN體系架構文件NGNFRA的關系,是將《IPTV體系架構》作為一個單獨的文件,還是提取相關內容放到NGN相關文件當中。經過討論,目前大家的一致意見是將《IPTV體系架構》作為一個獨立的文件進行討論并通過,同時大家的普遍意見是《IPTV體系架構》是一個比較高層的描述文件,具體的細節(jié)實現(xiàn)方案需要一些課題來進行深入的研究,例如IMS、RACS、NACF等等。同時中國代表團成員、信息產業(yè)部電信研究院的魏凱將繼續(xù)作為此文件的編輯人開始后續(xù)工作。
3、后續(xù)工作
中國代表團在整個FGIPTV會議期間共提交了357篇文稿,為所有文稿的1/3,并主導了IPTV體系架構、IPTV安全、IPTV服務質量和性能等多個方面的文檔內容,將我們在國內的研究成果較好地提交并寫入相關文檔中。
目前由于所有的工作都已經提交到ITU-T不同的研究組(SG)相應的課題(Question),因此后續(xù)的IPTV的標準化工作將在這些課題中進行研究,由于所輸出文件的內容和質量的不同,F(xiàn)GIPTV的輸出文檔將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例如有的會較快通過成為國際建議,有的則會經過較大改動后成
為國際建議,另外也會有一些文檔的內容會被部分地提取并融入到這些課題原有的文檔當中,還有一些文檔可能沒有任何結果。因此就需要我們對這些文檔今后的處理方式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想法和建議,并朝這個方向努力,還需要中國代表團繼續(xù)相互協(xié)作、共同努力,爭取實現(xiàn)我們的目標。
中國數字電視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