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9日上午消息,周三,印度政府為解決電信設備安全問題,出臺了嚴苛的外資設備采購規(guī)定。
網絡托管須用本土工程師
公告稱,如運營商所采購的設備中發(fā)現(xiàn)安裝間諜、惡意軟件,將對運營商處以采購合同金額的100%。
同時外資電信設備廠商必須將源代碼以及所有產品的設計細節(jié)、出售的服務,以加密的形式提交到一個第三方托管帳號上。安全機構和運營商在緊急情況下有權使用這些信息。
這些新規(guī)將加入運營商的運營牌照協(xié)議條款中,且立即生效。新規(guī)是對進口電信設備,特別是中國設備安全問題的一個解決方案。
自今年2月10日開始,共有450起與中國設備廠商簽署的訂單因安全問題,未通過政府的審核,這些訂單價值達30億美元,也影響了所有電信運營商的網絡擴容計劃,新規(guī)的出臺將使運營商盡快部署3G網絡。
按照新規(guī),全球電信設備廠商諾基亞西門子、愛立信、華為、阿爾卡特朗訊等,在接手運營商的網絡管理及維護時,必須雇傭印度本土工程師,另外,新規(guī)補充說明,將給這些設備廠商兩年的時間來調整適應新規(guī)。
印度較大的電信運營商巴帝電信(Bharti Airtel)、信實電信(Reliance Communications)、沃達豐(Vodafone)、塔塔電信(Tata Tele)以及Idea均和愛立信、諾基亞西門子、華為、阿爾卡特朗訊有網絡托管合作。
信實電信將GSM網絡管理外包給了華為,Loop電信將GSM網絡管理外包給中興,可以預見的是,新規(guī)的出臺將使目前的電信業(yè)嘩然一片。
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運營商或設備廠商公開表示遵守新規(guī),預計這樣嚴苛的新規(guī)將使相關企業(yè)引發(fā)激烈反應,因此破壞運營商的網絡擴張計劃。
運營商承擔全部責任
按照新規(guī),任何一家管理運營商網絡的廠商,如被發(fā)現(xiàn)有任何資料泄露或安全漏洞,都可根據印度的數據安全保護法遭到起訴。
新規(guī)正式將因采購進口設備而引發(fā)的安全問題,完全轉由運營商全面承擔責任,此舉將早期由政府針對設備廠商的策略,完全轉移到運營商上。電信部門同時表示,如果有設備廠商被發(fā)現(xiàn)提供的設備有間諜軟件,那么它將被列入黑名單,禁止在印度從事任何業(yè)務。
政府同時要求所有的電信運營商30天內,提交關于網絡安全以及安全管理的組織策略。
根據新規(guī),約有18種設備被列為“關鍵核心設備”,這些關鍵設備承擔著智能呼叫路由、計費以及個人信息等,運營商必須得到內政部的安全審查以及第三方認證后方可簽署合同。
新規(guī)同時采用了立法部門的建議,一旦發(fā)現(xiàn)采購的設備有安全問題,將處以等價于合同金額的罰金。
電信部原來的建議是為每張有安全問題的合同,處于5億盧比的罰金,但新規(guī)規(guī)定,如果設備發(fā)現(xiàn)安裝有間諜或惡意軟件,將處以等同合同金額的罰金,舉例說合同價值90億盧比(2億美元),那運營商本身除了承擔90億盧比的罰金外,再額外交納5億盧比的罰金。
據了解,原本內政部建議由設備廠商而不是運營商承擔這筆巨額罰金,但立法部門反駁了這個建議,稱設備廠商不在運營牌照監(jiān)管范圍之內,由印度政府強加給廠商罰款是不可行的。
取消暫列黑名單
印度電信部同時表示,目前正著手成立印度電信設備理事會,以提高電信安全水平。理事會將由政府官員、電信行業(yè)人士共同組成。
新規(guī)的出臺將取消針對26家設備廠商的暫時禁令名單,這張名單里的廠商包括聯(lián)想、華為、中興、日海通信、UT斯達康、通宇通訊、武漢烽火、深圳國人、邁普通信等,名單中還有一家以色列電信設備廠商Comverse。
核心設備也可以向這些廠商采購,但前提是需經過國際網絡安全認證機構的審查。新規(guī)同時補充說明,為避免利益沖突,網絡安全認證機構不能出自廠商所在的國家,這也就是說一家中國安全認證機構是不能為華為中興等企業(yè)進行審查。
C114中國通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