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背景及需求
作為上海航空樞紐建設的核心載體,浦東國際機場連續(xù)十多年成為全國出入境人數最多的空港口岸。隨著旅客的日益增多,浦東機場遭遇“成長的煩惱”。2019年9月浦東機場衛(wèi)星廳正式建成啟用,開啟“航站樓+衛(wèi)星廳”的機場運營新模式。
在規(guī)劃之初,項目相關部門對信息化建設提出新要求:這套信息系統不僅要滿足衛(wèi)星廳各類系統應用,更要與 T1、T2 航站樓實現互聯互通,但面臨三大挑戰(zhàn)。
一方面,機場核心主網采用不同品牌設備,構建雙活數據中心困難重重。機場規(guī)劃在 S1、S2 衛(wèi)星廳構建信息系統平臺,實現業(yè)務資源靈活調動,同時以 T2(TOC)和衛(wèi)星廳為站點實現站點雙活容災。為此,機場必須打通大二層網絡。但是,由于核心主網使用了三大網絡品牌,各硬件廠商之間存在技術門檻和限制,采用傳統手段根本無法達成目標。
其次,傳統共享存儲無法滿足未來需求,亟需擴容。機場早期 AOC 使用傳統共享存儲,而根據規(guī)劃設計 AOC、TOC 和衛(wèi)星廳實現站點雙活之后,則需要配對購買專用的雙活存儲設備和軟件,相關費用投入也非常巨大。
第三,傳統容災模式費時費力。根據傳統容災方式,在進行業(yè)務數據切換時,網絡均需要人為手動設置;機場當前網絡環(huán)境使用多個品牌,需要面臨三大不同網絡硬件供應商的技術,如此操作不僅要耗費大量維護成本和時間,整個過程亦將變得異常繁瑣。
具體實施
為解決這一系列的難題,VMware為浦東機場衛(wèi)星廳制定了一套完善、周密的浦東機場信息化建設方案。
該方案以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為核心,從三個層面幫助浦東機場解決信息化建設難題:
首先,在浦東機場原有已使用的 vSphere 計算虛擬化的基礎上,采用 NSX 網絡虛擬化解決方案。
其次,采用領先的超融合構架和分布式存儲解決傳統存儲的問題。通過使用目前市場上最主流、最便宜的x86服務器與VMware vSAN存儲虛擬化技術實現TOC與衛(wèi)星廳之間的站點平臺雙活,不僅能夠快速更好地應對因為硬件而導致業(yè)務的中斷,也解決傳統存儲空間不夠、速度慢、難擴容等問題。
最后,通過NSX網絡虛擬化平臺,將網絡出口下沉到距離虛擬化平臺更近的位置,確保網絡路線最短,延時最低,并結合云平臺vCloud Suite,虛擬管理中心vCenter,幫助機場信息中心減少了后期人工運維成本,提高自動化效率。
此外,VMware還派出專門的原廠實施服務團隊,提供原廠課程培訓以及每周一天的駐場服務。
建設效果
經過大半年的設計、實施和調整,浦東機場衛(wèi)星廳信息化建設順利完工,目前已有400多臺機場業(yè)務和管理應用系統運行,為機場的高效、安全、穩(wěn)定運行保駕護航。
在VMware全方位的支持下,通過此次信息化云平臺建設,浦東機場解決了不同業(yè)務和廠商之間的技術壁壘,徹底擺脫了傳統硬件網絡廠商對業(yè)務的強綁定,讓機場的關鍵業(yè)務系統可以靈活地進行遷移、擴展、升級以及自動化運維,給予了客戶更多的選擇,為機場的未來發(fā)展打下了基礎。這也是國內大型機場首次采用云平臺技術實現多數據中心的災備,強大的災備系統保證了機場持續(xù)、高效運行。
云平臺通過資源集中整合,實現靈活彈性分配,運維管理也更加智能。NSX網絡虛擬化技術不僅幫助客戶打通二大層網絡,也讓客戶無需重新購置硬件設備,節(jié)省了大量成本;通過x86服務器與VMware vSAN存儲虛擬化技術的結合來解決存儲問題,性能大幅度提高。VMware將繼續(xù)與浦東機場攜手,助力其推進信息化建設,為浦東機場打造人文、綠色、智慧、平安機場的“四型”機場提供有力支撐。
編輯點評:
機場的信息化建設是民生大事,數字化轉型是對機場生產運行管理的全面變革和升級,以實現機場的高質量發(fā)展。VMware幫助浦東機場衛(wèi)星廳搭建了高可用性、易維護性及統一監(jiān)控的云平臺,使得浦東機場衛(wèi)星廳自啟用以來一直表現穩(wěn)定、安全。VMware信息化建設解決方案不僅幫助浦東機場打通了整個機場的網絡,提高了災備能力,也大大降低了運維團隊的維護壓力,從而確保了整個機場的智慧平安運行,讓旅客出行更加安全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