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蘭特:Wi-Fi手機在國內有沒有出路
2006/07/26
隨著近年來歐美一些國家興起建設Wi-Fi無線互聯網的熱潮,Wi-Fi手機的未來也越來越被人們所看好。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UT斯達康等手機廠商已經推出了帶Wi-Fi模塊的手機,使用這種手機用戶可以在GSM網絡環(huán)境下像普通手機一樣撥打電話,而到了Wi-Fi無線熱點覆蓋范圍內又能享受到極低資費的網絡通話和高速上網的便利。特別是近日傳出Belkin、Accton Technology公司旗下的Edge-Core、Netgear和Standard Microsystems這四家公司計劃為用戶超過1億的Skype軟件推出的VoIP電話服務生產Wi-Fi手機的消息后,人們更是認為Wi-Fi手機將在市場上大獲成功,并極有可能對移動運營商構成威脅。
Gartner等市場研究機構預計,2006年市場上將推出大約20款具有Wi-Fi功能的手機,而且今年的銷量將達到2000萬部。另有市場研究公司Infonetics Research發(fā)布報告稱,Wi-Fi手機市場從現在至2009年將每年增長一倍,到2009年的銷售收入將達到37億美元。Wi-Fi手機的市場前景之所以為大家所看好,主要是因為其極其低廉的資費。據悉,使用這種手機在Wi-Fi網絡內打電話,市話資費將僅有每分鐘0.1元左右,國內長途和國際長途的資費預計也分別只有每分鐘0.15元和0.3元,遠低于現有的手機和固話的資費標準,而WiFi手機之間的通話甚至會是免費。不過,雖然從全球范圍來看,Wi-Fi手機的發(fā)展?jié)摿Σ豢晒懒浚蛧鴥鹊膶嶋H情況而言,Wi-Fi手機恐怕并無多大出路。
首先是無線“熱點”十分匱乏
由于Wi-Fi的接入距離只有91米,因此Wi-Fi手機的大規(guī)模應用需要有足夠多的“熱點”的支撐。早期是一些看中了Wi-Fi發(fā)展前景的企業(yè)在投資建設“熱點”,但因為遲遲找不到合理的盈利模式,這些企業(yè)不是倒閉就是不得不放棄Wi-Fi業(yè)務。譬如2004年五月,曾經號稱要在美國全面建設無線“熱點”的Cometa網絡公司就因經營不善而被迫關門。后來國外的許多城市如紐約、芝加哥、巴黎、新加坡等,都推出了由政府支持的免費公共Wi-Fi計劃,作為城市的基礎設施之一加以建設。像近日巴黎市長就表示,到明年年底之前,免費的Wi-Fi互聯網連接將覆蓋整個巴黎。按照巴黎市長的計劃,巴黎將建立400個免費的Wi-Fi無線互聯網接入“熱點”,這些免費的“熱點”分布在巴黎市內的公園、圖書館和公共場所。
但Wi-Fi在國內卻沒有享受到這樣的“殊遇”,目前還沒有聽說哪個城市有推出免費的Wi-Fi網絡計劃。既然政府不會出資,那Wi-Fi的建設工作就落在了運營商身上。然而,除了電信和網通曾在1999年布置了部分“熱點”于某些大城市的機場、星級酒店、咖啡廳等場所外,國內基本上就再也沒有過這方面的投資。從總體上看,目前國內的Wi-Fi“熱點”的數量少得可憐,覆蓋區(qū)域相當有限,Wi-Fi手機用戶顯然難以享受到網絡通話的便利,因此愿意接受這種產品的消費者的數量可以想象會非常少。
其次是運營商的態(tài)度問題
我們知道國內Wi-Fi網絡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運營商的態(tài)度。但是很明顯的是,國內的運營商除了對Wi-Fi有過短暫的關注外,一直都沒有把它放在心上。按照中國移動的說法,Wi-Fi技術只是適合企業(yè)應用,尚未達到為大眾提供服務的電信級應用要求,比如Wi-Fi熱點的發(fā)射器一般安裝在商家所在的大樓里,供電不能保證不間斷,而且設備也沒有備份,所以一旦發(fā)生故障,很有可能造成大規(guī)模的用戶投訴。其實這些只是表面上的原因,因為國內的運營商之所以對Wi-Fi不感興趣,歸根結底是由于它們不希望Wi-Fi技術削弱其原有業(yè)務的豐厚利潤。
中國網通一度測試過Wi-Fi雙模手機,但也只是淺嘗輒止,并沒有進一步深入推出相關業(yè)務的打算。同樣作為固網運營商的中國電信,與網通的態(tài)度也大同小異。很顯然,由于電信和網通都會獲得3G牌照,而Wi-Fi在一定程度上對3G有著替代作用,因此它們絕對是不會主動給自己找麻煩的。至于移動和聯通,更不用說肯定是不歡迎Wi-Fi手機的了,畢竟使用Wi-Fi手機接打網絡電話的用戶越多,移動運營商的話費收入就會越少。要知道諾基亞和中國移動早就研發(fā)出了GSM/WiFi雙模手機,但是中國移動由于不愿讓Wi-Fi手機給己帶來損失,這款手機也遲遲未能上市?梢灶A見的是,在不遠的將來,國內的幾大運營商都將運營3G網絡,那時就更不會對Wi-Fi手機有多大興趣了。
最后是可能出現的政策限制
顯而易見的是,Wi-Fi手機的普及將掀起下一輪移動資費下降的熱潮。從理論上講,固網運營商可以建立一個基于Wi-Fi技術的低成本網絡,并把無線網絡與國際互聯網相連,憑借在價格和接入帶寬上的優(yōu)勢,用Wi-Fi手機搶占移動運營商的市場份額。但這種構想在國內是行不通的,因為相關的通信管理部門一直對與移動通信相關的業(yè)務監(jiān)管得比較嚴格,像在2004年國內曾經出現過一種超低資費的寬帶電話,但很快就被叫停。而盡管VoIP網絡電話由于較低的價格受到了用戶的普遍青睞,但由于政策的限制,向來都無法光明正大地使用。
Wi-Fi手機的應用無疑會大大消減移動網絡的巨額利潤,并對投入了巨額資金進行建設的3G網絡構成了威脅,所以雖然目前國內尚無有關Wi-Fi手機的明確限制,但如果真有運營商真的想把這方面的業(yè)務發(fā)展起來的話,也不排除會出現相關政策限制的可能。這在國外也是有先例的,像Wi-Fi網絡在印尼就受到了嚴格的管制?偠灾趪鴥仁袌錾蟇i-Fi手機是沒有多大發(fā)展前途的。
ChinaByte(e.chinabyte.com)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