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技術>>>NGN

下一代網絡的API體系結構

2009/03/03

  在某種意義上,下一代網絡必須是一種可編程的、基于IP的網絡,這必然要求XG為應用開發(fā)提供強大的、方便的、定義明確的API。對于一些業(yè)務提供商來說,API思想本身并非僅僅是一個基本概念。目前,公共API是指所有第三方都可用的API,它包括標準的、開放的API子集。另一方面,專用API是指由某個公司控制、僅僅在公司內部或合作伙伴內部可用的API。圖1給出了下一代網絡API體系結構的一種高級分類方法。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電信網絡是由一個復雜的、智能的核心網和簡單的終端組成。核心網高度集成,能夠滿足嚴格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終端設備可由市場大量提供,并提供固定的、易于使用的用戶接口。這與Internet形成鮮明對比,Internet主要考慮通過相對簡單的核心路由器使得非常復雜終端設備進行互連,導致了系統(tǒng)總體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有所下降。這種智能核心網和簡單核心網之間的折衷已經引起廣泛關注,成為體系結構中的關鍵決策。

  圖2描述了系統(tǒng)構件的智能演進情況。過去10年中,核心網中交換和路由功能實體的智能化程度在降低,20世紀70年代通用信道信令(CCS)的引入,智能網(IN)體系結構的出現更是加劇了這種趨勢。在智能網體系結構中,電信交換機的業(yè)務邏輯被去除,并將其移到分布式數據庫中。

  事實上,SS7和IN體系結構標志著控制層的出現,控制層變得越來越成熟,且越來越趨于分布式。20世紀90年代的下一代網絡(NGN)設計,可能稱為分組話音(VoP)更為合適一些,它使用分組傳輸網絡(通常是ATM而不是IP網絡),該網絡是由負責所有呼叫處理的高層呼叫代理(或軟交換)控制的。呼叫代理也為外部應用服務器提供業(yè)務邏輯和接口。更新的體系結構要求直接使用Internet協(xié)議(如SIP協(xié)議和移動IP協(xié)議),將功能配置在分布式服務器(如本地代理和寄存器)上。


圖1 由分層API定義的下一代網絡體系結構

    

圖2 系統(tǒng)構件智能化程度的演變趨勢

  另一方面,在IP網絡中,疊加網絡的使用正在穩(wěn)步增長,它可以作為配置和使用核心路由器功能的一項可選方案。主要由于以下因素決定的:新協(xié)議的標準化進程滯后;核心要素(路由器)復雜性不斷提高,且缺乏開放性;邊緣網絡計算具有很好的經濟性。有趣的是,這些都是傳統(tǒng)電信網絡存在的缺點。同樣,移動終端和無線接入網(RAN)的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與基站和基站控制器相對集中設計相比,控制功能實體逐步實現分布化。下一代網絡體系結構順應這些歷史性的發(fā)展趨勢。

全球IP通信聯(lián)盟



相關鏈接:
軟交換端局A口信令提取方案及應用研究 2009-02-26
基于軟交換的固網智能化演進 2009-02-24
日美NGN發(fā)展風格迥異 2009-02-23
交換技術:基于軟交換的下一代網絡技術 2009-02-16
軟交換方案的出現是城域網的新希望 2009-02-06

分類信息:  電信_與_NGN及軟交換技術     行業(yè)_電信_文摘   技術_NGN及軟交換_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