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TN向NGN演進是必然 需加快演進步伐實現增值
2008/01/23
通信網絡正向分組化、寬帶化、移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fā)展,軟交換技術(NGN)以其在技術和成本上的優(yōu)勢已經成為PSTN演進的主要方向。隨著國內運營商固網轉型的逐步開展,大部分地市已經開始進行固網智能化建設和NGN網絡部署。NGN網絡扁平化組網和IP架構的特點使其成為語音網發(fā)展的趨勢。如何將現網已經大量建設的PSTN交換機向NGN網絡進行演進成為業(yè)界關注的重點。我們可以確定兩種基本的演進思路,即采用AG替換PSTN交換機或者將PSTN交換機直接改造為AG。從平衡過渡、投資保護和工程實施等角度可以判斷PSTN改造為AG這種方式更為合理,在演進過程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取相應的方案。
PSTN向NGN演進是必然趨勢
在傳統(tǒng)的建網模式下,運營商的不同業(yè)務網絡縱向獨立,比如語音網、PHS網和寬帶接入網等!耙环N業(yè)務、一種網絡”的格局中不同網絡獨立共存,這使得運維和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同時寬帶和窄帶、固定和移動等融合類業(yè)務的提供也很困難。當語音網引入NGN后,運營商的語音業(yè)務,將同時面臨PSTN和NGN兩張網絡,如果無法盡快將兩種網絡進行融合和統(tǒng)一管理,運營商在網絡的發(fā)展中將面臨被動。
NGN基于呼叫控制與承載控制相分離、業(yè)務與控制相分離的思想,采用軟交換為核心技術。它將傳統(tǒng)交換機的呼叫控制和用戶接入功能進行了分離,用戶語音采用VoIP包在承載網上傳送,綜合利用了承載網資源,這符合未來IP化的發(fā)展趨勢。所以,PSTN和NGN網絡的融合實際上也就是PSTN向NGN的演進。
目前,中國PSTN交換機的用戶是軟交換用戶的50~100倍,其中半數以上語音數字程控交換機是近10年內建設的,它們處于穩(wěn)定運行階段。從保護投資角度考慮,PSTN交換機需要具備向NGN演進的能力。
PSTN向NGN演進的原則
PSTN向NGN演進應遵循演進平滑、工程便利、投資合理等原則。
演進平滑:雖然PSTN和NGN在網絡架構和實現原理上有較大區(qū)別,但從用戶感知角度考慮,這些差異必須盡量弱化。尤其是在演進過程中,要盡量滿足PSTN用戶的業(yè)務要求。目前大部分廠商的軟交換設備能夠實現傳統(tǒng)固網的基本業(yè)務、補充業(yè)務以及和業(yè)務平臺配合實現智能業(yè)務,所以在業(yè)務提供能力上,NGN網絡為PSTN演進提供了保障。
工程便利:由于PSTN網涉及的網元數量眾多,演進的工作量巨大,在設計演進方案之初就要考慮到工程的便利性和可行性。將PSTN改造為AG的方案由于不需要新增用戶機架,減少了新建機房、重新安裝機架和打線等工作,可以有效減少工程量。
投資合理:新建AG來替換PSTN的方案需要重新建設大量AG設備,對于機房空間、電源、配線架等配套設備都需要重新建設。并且,由于割接工作是逐步實施的,以前建設的PSTN在新的AG建成之前仍需保留,所以替換方案相當于重新建設,投資較大。而PSTN改造為AG方案僅在PSTN交換機上增加相應板件,不需要新建網元,對配套設備的需求僅僅是增加承載網上聯資源,改造方案投資較低,而且可以保護前期對PSTN的投資。
從演進的平滑性、工程便利性和投資合理性這幾個原則來分析,PSTN改造的方案比替換方案更具優(yōu)勢。同時必須注意,進行PSTN改造還有兩個前提。首先是設備廠商具備將PSTN交換機改造為AG的研發(fā)實力,目前PSTN市場占有率較高的幾家廠商均具備將PSTN改造為AG的研發(fā)實力。其次是按照業(yè)內交換機平均20年的使用壽命來看,對于還有10年以上使用壽命的PSTN可以實施改造。對于已經準備退網的設備,直接采用替換方式演進更為合理。
PSTN向NGN演進的方案
PSTN向NGN演進有兩種方案,即替換和改造。因為替換方式是完全新建AG設備,所以不必進行過多討論。下面集中討論如何將PSTN通過改造方式演進為AG的方案。
PSTN交換機演進為AG,實現兩個功能:雙絞線方式用戶接入、TDM語音和VoIP語音編碼轉換。對于傳統(tǒng)交換機,其主要組成部分是用戶板,它用于完成用戶接入,這一部分不需要改造可以直接利用。演進方案中主要需要增加VoIP處理能力,VoIP處理采用高密度的集成芯片。如果前期機架還有空余空間,改造時可以不需要額外增加機架。
結合目前中國網通、中國電信的固網智能化改造情況,語音網絡的演進組網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關鍵網元。
統(tǒng)一的呼叫控制中心:由NGN網絡的架構決定,所有的呼叫控制、業(yè)務觸發(fā)都由軟交換設備SS完成。當PSTN演進為AG以后,全網的呼叫均由SS控制。對于這種非常重要的網元,在工程中,一般都是成對配置,實現異地容災。對于AG設備可以進行雙歸屬配置,正常時設備注冊到主用SS,當AG和主用SS之間的鏈路出現故障時,AG可以自動注冊到容災SS上。相對于傳統(tǒng)接入網只能通過V5中繼接入一個PSTN端局交換機,軟交換網絡中的接入網關的雙歸屬特性在安全性方面有了更充分的考慮。
統(tǒng)一的數據中心SDC:借鑒移動網絡將用戶數據統(tǒng)一存儲的思想來建設SDC,無論AG、PSTN用戶還是小靈通用戶,其用戶數據都可以統(tǒng)一上移至SDC。用戶的邏輯號碼和物理號碼進行分離,便于開展移動類以及固網和PHS網的融合類業(yè)務。SDC的引入是固網智能化、固網移動化的基礎。
統(tǒng)一的管理中心:由于軟交換網絡是一個開放的架構,它涉及的網元包括業(yè)務層、核心層、承載層和接入層。開放的網絡更加要求有一套統(tǒng)一的管理平臺,對于不同的網元進行統(tǒng)一的管理。
此外,PSTN還應該具有統(tǒng)一的業(yè)務信息平臺和靈活多樣的接入層。
隨著NGN成為網絡發(fā)展的大趨勢,現網大量的PSTN交換機需要向NGN演進。實際操作中,可以根據網絡情況靈活選擇采用替換或者改造方式。對于已經在網使用超過10年的交換機本身存在設備老化、板件停產等問題,建議在合適的時間采用新建AG替換PSTN的方式。對于在網時間不長,設備處于穩(wěn)定運行并且設備廠商支持交換機改造為AG的設備,可以采用改造方式。當全網演進為NGN網絡甚至是未來的IMS網絡后,就將打破現有的豎井結構,以其扁平化、融合化的特點,為不同類型用戶提供統(tǒng)一的服務,實現網絡的增值。
中國信息產業(yè)網(www.cnii.com.cn)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