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將更聰明 語音識別幫宇航員執(zhí)行任務
2005/06/27
美國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正在準備對旨在使宇航員工作更輕松的語音識別計算機系統(tǒng)進行測試。通過對口頭命令作出反應和“說出” 詳細的指令,名為Clarissa的這一系統(tǒng)可以幫助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執(zhí)行例行任務,這樣,宇航員就可以集中精力執(zhí)行任務,而無需再不停地看計算機屏幕,翻看指南手冊。
如果獲得成功,這一系統(tǒng)的未來應用還可能包括幫助宇航員在太空行走,或在太空艙外進行研究工作。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Clarissa的首席研究人員曼恩表示,據我們目前了解,這是首臺在太空運行的口頭對話系統(tǒng)。
NASA于當地時間上周五在計算語言協(xié)會的一次會議上演示了Clarissa. 下周,宇航員約翰將完成培訓,為日后使用Clarissa做準備。
Clarissa是由艾姆斯研究中心的一個科學家小組經過三年時間開發(fā)的,它是基于來自Nuance的語音識別平臺的“虛擬助手”。一臺PC可以對300 條語音命令做出反應,Clarissa能夠閱讀程序和訪問其它信息。
這種幫助是非常必須的,空間站上的宇航員需要完成與他們的工作相關的約12000 個不同的程序,其中包括檢查重要的信號、完成維護和科學實驗任務。
早期版本的Clarissa只能處理簡單的任務,例如檢查飲用水,但隨著系統(tǒng)能力的強大,研究小組將在Clarissa中增添新的功能。
該系統(tǒng)的缺點之一是,它無法識別語音命令和宇航員之間對話的區(qū)別,因此,NASA的研究小組去年請施樂幫助解決這一問題。施樂使得Clarissa 的錯誤率由10% 下降到了5%。
其它領域也進行了語音識別技術試驗。艾姆斯研究中心正在與日內瓦大學在醫(yī)學領域測試這種開放源代碼的語音識別技術,幫助醫(yī)生與操不同語言的患者進行溝通。
CNET科技資訊網
相關鏈接: